登录 注册

移动新媒体

看集大原高铁建设中的科技力量

2025-0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12月31日电 (任丽娜)12月31日,连通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集大原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晋蒙之间没有直通高铁线路的历史。

开通仪式现场。任丽娜 摄

  发达的路网是支撑流动中国的坚实基础。在中国高铁网的建设中,离不开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科技赋能。集大原高铁建设过程中,广泛应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工法,让施工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

  集大原高铁自2021年11月17日全线开工建设以来,1600多个日夜,2万余名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

  集大原高铁纵贯大同盆地、恒山余脉,跨越桑干河、滹沱河等大小河流,穿行紫金山自然保护区、云冈国家森林公园等17处重要环境敏感区。山西段建有桥梁33座、隧道3座,桥隧占比高达85.13%。

  桥梁建设过程中,全长19.62公里的贺家堡跨荣乌高速特大桥全国首台引进900吨运梁车桥面会车装置,压缩建设工期4个月。全长19.59公里的樊家庄跨韩原铁路特大桥运用智能称重系统、电子应力监测等新工艺,全线最大纵坡、最大跨度、最大重量的转体连续梁顺利实现转体对接。冯村跨韩原铁路特大桥成功吊装重达276.4吨钢横梁,创全国单榀钢横梁吊装最重纪录。

  隧道建设方面,作为全线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恒山隧道全长14.76公里,穿越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18条,IV、V级围岩占比近80%,是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Ⅰ级高风险隧道,被施工人员称为“豆腐脑上打洞”。建设者们针对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掉块、溜坍、突水突泥、大变形等问题,通过超前钻探、30米综合地质预报等手段,提前探明地质状况,随时调整作业参数,克服了上百次溜塌和频繁涌水等困难,实现隧道胜利贯通。

  铺轨施工中,累计投入铺轨设备、长轨运输车、捣固机等大型机械设备30余台(套),并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的CCPG500A型铺轨机,极大提高了铺轨智能化程度和布枕精度,提升了铺设质量和效率。自主研发的轨道铺设信息化系统,能够全天候对铺轨机、长轨运输车、焊轨车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及作业位置进行监控和统一调度指挥,避免交叉干扰,有效提高了铺轨速度,单日铺轨最高达到了16公里。(完)

责任编辑:董勇_GD002

头条阅读

最热资讯

精彩推荐

共工新闻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共工新闻:XXX(署名)”,除与共工新闻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共工新闻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共工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共工新闻(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共工新闻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共工新闻提意见:zhidaoribao@gmail.com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