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长三角丨如何推进科技产业创新?三省一市交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答卷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数字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下跑出的加速度。《扬帆长三角》特别报道,今天我们一起来聚焦长三角科创一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那么长三角一体化5年来,三省一市是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呢?首先,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一看长三角地区的科技硬实力。 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前不久,中科大潘建伟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与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了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其运算速度,比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还快了一亿亿倍。 这是长三角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结出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除了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外,长三角地区还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国1/4的“双一流”高校,19个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两院院士350余位。 此外,长三角地区云集了众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上海张江科学城的上海光源及其二期、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安徽合肥科学岛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江苏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等。此外,浙江“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超高灵敏度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正在加快建设,安徽“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和“合肥先进光源”也正式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打造科创企业集群 依托丰厚的科技资源,科研创新机构、高校、产业之间的合作在长三角地区不断拓展。接下来,我们再走近长三角科创一体化另一个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共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