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财经局:从P2P到高科技,利润持续下滑的信也科技还能坚持多久?
11月20日,信也科技发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信也科技实现营收93.24亿元,同比增长15.33%;实现归属净利润18.16亿元,同比增长5.91%。 但是在第三季度,信也科技增收不增利,实现营收31.975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归属净利润5.66亿元,同比下降5.52%。而这并不是信也科技第三季度独有的现象。 早在2018年,信也科技的营收仅45.44亿,但是归母净利润为24.69亿元,净利率高达54.34%。到了2022年,信也科技的营收突破百亿,达到111.3亿元,归母净利润却下滑至22.81亿元,净利率也下滑至20.49%。 从P2P的大风大浪走出来的信也科技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从P2P到高科技,未改网贷底色
信也科技的前身拍拍贷发轫于P2P野蛮生长的时期。彼时的拍拍贷就因为暴力催收、高额的利息而引起广大消费者的不满。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仍可以找到各种各样消费者对拍拍贷的批评,不少消费者直接称拍拍贷是“骗子公司”。有消费者吐槽:“拍拍贷是个流氓公司,借到钱之前你永远别想知道你到底需要付多少利息,等你知道了想取消申请已经是不可能!” 此外,还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莫名其妙被注册了拍拍贷用户。一位匿名的拍拍贷员工透露,拍拍贷的合作商曾出现过问题,误推送了一批未申请借款的客户注册,大概有2万人受影响,被发现之后紧急注销。彼时拍拍贷的管理乱象可见一斑。 尽管骂声不断,拍拍贷依然在金融监管逐渐收紧时实现转型。2017年信也科技登陆美股;2019年,信也科技对外宣布正式升级为“信也科技集团”(FinVolution Group),并推动从网贷到助贷的商业模式转型。2020年,拍拍贷更是对外宣布完成存量业务的清零和退出,成为首家完成清退的上市网贷机构。 但实际上,信也科技换汤不换药。即便是从网贷转为助贷机构,拍拍贷的暴力催收、侵犯消费者隐私的问题依然没有被改善。黑猫投诉上,拍拍贷的近30天投诉量超过700条,累计投诉量更是超过35000条。 不仅如此,信也科技还推出了koo钱包,似乎是要再造第二个拍拍贷。koo钱包虽然展业不顺利,但却把拍拍贷的毛病都继承过来了。在互联网,随处可见消费者对koo钱包套路贷的哭诉。 一位服装店的老板就称自己本没有资金压力,被koo钱包的业务员忽悠下载koo钱包APP,借了37000元,不仅无法把钱退还,还要白白交利息。转型过后的信也科技依然没有改变网贷粗暴和野蛮的底色。 高新技术头衔没保住,海外扩张未见起色
数据显示,信也科技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4亿元,其中今年三季度科研投入约1.33亿元,同比增长5.6%。截至三季度末,信也科技共登记软件著作权231项,并成功提交168项专利申请,其中51项发明专利已授权。 但奇怪的是,2022年9月,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导小组发布了2022年第一批撤销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以“高新收入占比不达标”将“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移除高新技术企业名录。信也科技的科技含量到底如何值得怀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信也科技也在向国际发力。财报显示,2023年三季度,信也科技信在国际市场促成借款金额22.1亿元,同比增长99.1%;截至三季度末,国际市场在贷余额12.9亿元,同比增长101.6%;国际业务录得营收5.85亿元,同比增长67.3%,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提升至18.3%。 而东南亚是信也科技布局的重要市场。据悉,2019年信也科技获得在印度尼西亚的金融许可,旗下"adakami"注册用户超过2100万。今年7月,信也科技印尼业务ceo顾鸣在采访中称,“adakami”现在已经成为当地最受信赖和喜爱的金融科技品牌之一,未来印度尼西亚业务将会独立融资。 但是,目前信也科技的国际业务占比仍然有限,且可能会面临国外更为复杂的市场和政策风险。11月8日,印尼金融服务监管局发布政策文件,加强对基于技术的联合资助服务 (P2P借贷服务)的监管,内容包括降低合规利率、限制借贷平台数量、控制放款额度以及规范催收等等。 信也科技能否成功走出海外还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刘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