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掌門落定一年後,齊魯銀行中層驚現“大騰挪”(圖文)
多個分行行長職務調整都有所波及。 文/每日财報 栗佳 越是市場艱難之時,越是對企業穿越周期能力的考驗,内部人事大規模調兵遣将也成爲諸多企業,面對當下挑戰不得已而爲之的選擇,希望趟出一條“生路”。 近期,資産規模超過6000億的齊魯銀行“掌門人”鄭祖剛就大膽地走了這樣一條路,一次規模較大的中層幹部調整就此拉開了序幕。其中的緣由細節,值得我們推敲。 從齊魯銀行來說,一方面業績增速連續走低,另一方面風險管理能力遭遇挑戰。這家總部設在齊魯大地中心濟南的城商行,正在變,也需要變。 去年3月份,齊魯銀行發布公告稱,選舉鄭祖剛爲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且該任職資格已于4月初獲得監管批準。 需要說明的是,與上一任因齡退休的黃家棟董事長不同,鄭祖剛是一位農行“老将”,曾在農行山東分行、天津分行任職,有着十分豐富的大行從業經驗。 鮮衣怒馬,揮斥方遒,如今到任已整整一年時間,從國有大行到城商行,這位深谙銀行金融經營的“當家人”,首次在内部重新進行排兵布陣,到底有何戰略邏輯? 五大中層接踵調整,能煥新機? 此次中層大調整,力度不可謂不大,範圍不可謂不廣,既涉及總行投資、交易業務條線,也涉及金融市場業務條線,同時,旗下多個分行行長職務調整都有所波及。 而齊魯銀行作爲一家深耕山東大地的城商行,上對國有大行、下對同區域内的中小城商行,此次重大“變陣”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而這次發生一系列中層調整,其實是由其總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陳田猛跳槽,而引發的“連鎖反應”。 據悉,陳田猛已完成離職,前往上海的陸家嘴國際信托擔任總監。根據履曆,此次跳槽的陳田猛,畢業于山東财經大學95級投資專業,西安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在證券分析、信托、基金、券商等多家金融單位就職。 随後接棒陳田猛投資銀行部總經理一職的,則是來自金融市場部總經理的陳衛兵,同時他還兼任資管部總經理。也就是說,目前陳衛兵在總行資管端和投資端實現“兩手抓”,身上的擔子想必也較重。 在總行交易業務這條線上,濰坊分行行長馮锟,升任總行交易銀行部總經理。公開資料顯示,馮锟曾經在東營分行任職,相對年輕,在半年多之前就傳言要回總行工作。 總行高管要職落定的同時,随着濰坊分行行長升遷而空缺,齊魯銀行旗下多個分行的“一把手”也跟着發生變動,開始一步步“補位”,涉及到青島、德州和天津地區。 具體來看,青島分行行長趙濤,調任至濰坊分行行長,其曾經還擔任過齊魯銀行日照分行行長。 德州分行行長劉洪起,“補位”青島分行行長;其曾任齊魯銀行德州分行副行長,2021年1月11日起升任德州分行行長。 天津分行行長徐建國,兼任德州分行行長。自2022年11月8日起,徐建國任齊魯銀行天津分行行長。 據《每日财報》在相關平台檢索後發現,齊魯銀行濰坊分行、青島分行、德州分行以上經營負責人,在近兩個月内均已完成工商信息變更。而截至目前,天津分行總負責人仍由徐建國擔任,除此之外,還擔任其他四家企業負責人。 此前年報披露,“70後”徐建國,是從基層一步步曆練走來,曾任濟南市商業銀行(齊魯銀行前身)槐蔭支行櫃員、客戶經理,逐漸升任至國際業務部經辦、主辦、主管;随後在總行及各支行的信貸審批部、風險管理部擔任過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要職,目前也是齊魯銀行的職工監事。 2023業績快報兼具規模與效益,喜色十足 齊魯銀行“調兵遣将”圖強,在業内人士看來,這是順應内外部環境變化的必要措施。 從外部環境來看,在經濟下行減費讓利政策感召下,銀行利差不斷收窄;從内部來看,銀行資産質量承壓,各項指标都面臨着“大考”。 而在這樣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前段時間,齊魯銀行公開披露了2023年業績快報,經營成色喜人,無論是在經營效益,還是業務規模方面均獲得了顯著進步。 業績快報數據顯示,2023年其營收和淨利實現雙增,營收達到119.52億元,同比增長8.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34億元,同比增長18.02%。 業務規模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齊魯銀行資産總額達到6050.01億元,較年初增長19.56%;貸款總額爲3001.93億元,較年初增長16.69%;存款總額爲3980.77億元,較年初增長13.85%,這三項指标均呈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率,尤其是在2023年金融市場處于震蕩波動區間裏,齊魯銀行能取得如此優異成績,也實屬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兼具規模與效益的喜報,也是該行董事長鄭祖剛掌舵以來的首份年報“成績單”。要知道,當時從農行走向齊魯銀行,于鄭祖剛而言,都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是新的挑戰。 由國有大行轉戰城商行,掌舵者需直面三大挑戰 作爲一位經驗豐富的“70後”管理者,鄭祖剛挂帥以來,延續了以往的務實業務風格,持續推進齊魯銀行戰略叠代升級,不斷框實零售基石、城鄉聯動、綠色金融、數字化經營四大發展戰略,這也體現了鄭祖剛力争經營好公司的信心和決心。 盡管2023年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業績,但也絕非到了高枕無憂的階段,從齊魯銀行的經營狀況來看,鄭祖剛至少面臨三大挑戰。 首先,從資本充足方面來看,自上市以來在多次補血後,齊魯銀行資本充足率依舊未達到行業平均水平。 在2021年剛上市之時,齊魯銀行就将所有募集的資金用來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以此來提高資本充足水平。随後一年内,更是兩次公開發行大額資本債券用于“補血”。 在多次發債補血後,2021年末,齊魯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爲15.31%,一級資本充足率11.63%,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65%,基本與行業持平。 但随着齊魯銀行規模持續擴張,也不斷的在消耗資本,在随後的兩年時間裏,齊魯銀行依舊陸續多次發債進行資本充足率的補充,到了2023年三季度末,其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别升至14.45%、11.43%、9.73%。 而根據去年金管局發布的商業銀行最新監管指标情況顯示,2023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以上三大指标的均值分别爲14.77%、11.9%和10.36%。 對比可見,齊魯銀行的充足水平皆緊挨行業均值線下“貼地飛行”。面向未來,鄭祖剛能否讓齊魯銀行扭轉這種局面,仍待關注。 其次,在業務方面,成立于1996年的齊魯銀行迎來了第28個年頭,也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高光時刻,但近兩年的發展并不企穩。 比如,2022年和2023年,齊魯銀行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長率呈現逐年下降的态勢。具體來看,2022年的營收增長率較前一年下降了19.29個百分點,而淨利潤增長率下降了2.55個百分點。進入2023年,這一下降趨勢有所減緩,營收增長率進一步降低了0.19個百分點,淨利潤增長率也減少了0.16個百分點。 而在淨息差核心指标上,齊魯銀行也無例外的像諸多上市銀行一樣受大環境影響,開始逐年走低。曆年财報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其淨息差分别爲2.15%、2.02%和1.96%,而去年三季度,該指标進一步跌至1.81%。 最後,内控頑疾何時止休,也是鄭祖剛及其管理層必須着手解決的難題。 就在今年一開年,齊魯銀行1月份就因存在關聯交易貸款管理不到位、小微企業劃型管理不到位等15項違法違規事由合計被罰沒1495.13萬元,“領跑”1月罰單榜。 而2023年,齊魯銀行更是持續遭遇大額罰單,全年合計被罰沒已超2000萬元,這在整個上市城商行中也是極爲鮮見的。 可見,重重挑戰下,不僅需要齊魯銀行拿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也對“新掌門人”鄭祖剛是一次考驗,其如何再次拾階而上,值得我們長期關注。 每财網聲明: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信息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删。 責任編輯:李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