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國産奶粉第一股”回購同時借債 貝因美布局全家營養賽道能否突圍

2024-02-01 1465 來源:中訪網

攝圖網_600868923_會計公司的投資報表(企業商用).jpg

《投資者網》丁琬璎

今年1月中旬,“國産奶粉第一股”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因美”, 002570.SZ)接連發布了回購公告和貸款公告,引起市場關注。

一邊借債一邊回購的貝因美,股價并未因回購有所提升,反而跌出曆史新低。

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貝因美扭虧爲盈。總營收19.16億元,同比減少6%;歸母淨利潤0.49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三季度,貝因美總營收5.4億元,同比減少14%;歸母淨利潤0.05億元,同比增長286%。

資産負債率偏高

1月16日,貝因美發布公告稱,爲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維護廣大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公司拟回購不低于1.5億元且不超過3億元公司股份,并且在1月16日公司就進行了首次回購,回購金額超551萬元。

1.png

公告發布後,貝因美的股價僅在次日短暫沖高,之後便連跌創出曆史新低。

2.png

值得關注的是,幾乎與此同時,貝因美還發布了一則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的公告,公告稱,此次抵押貸款的用途爲公司日常生産經營的資金需要,抵押資産基本是母子公司的土地、廠房、建築物及在建工程,其賬面價值合計超10億,占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産的26.43%。(見下圖)。

3.png

那麽問題來了,貝因美回購的資金,是來自于自有資金,還是自籌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貝因美在1992年成立于浙江杭州,主要産品包括嬰幼兒/成人配方乳粉、嬰幼兒零輔食、奶基營養品等各類健康食品,擁有“愛加”“冠軍寶貝”“可睿欣”“生命伴侶”等數十個品牌系列。

數據顯示,受新生兒數量走低、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影響,貝因美業績起起伏伏。自2016年以來,貝因美7年裏隻有兩年實現了盈利,其餘5年均在虧損,并且虧損金額遠大于盈利金額。

具體來看,2018年,貝因美扭虧爲盈,實現淨利潤0.41億元,較2017年虧損10.57億元增長了103.89%。2019年實現淨利潤-1.03億元,同比下降350.73%;2020年實現淨利潤-3.24億元,同比下降2.21億元,虧損額度進一步擴大。2021年,貝因美扭虧爲盈,實現淨利潤0.73億元。随後,貝因美于2022年再度陷入虧損,當年淨利潤-1.76億元。(見下圖)。

4.png

進入2023年,貝因美扭虧爲盈。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貝因美實現總營收19.16億元,同比減少6%;歸母淨利潤0.49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三季度,貝因美總營收5.4億元,同比減少14%;歸母淨利潤0.05億元,同比增長286%。

貝因美認爲,2024年公司的經營有望持續向好,随着新出生人口的增加以及行業需求的回升,将助力貝因美進一步走出經營谷底。

此外,據了解,貝因美的資産負債率也處于行業較高水平。

根據貝因美2023年三季報,貝因美資産負債率爲57%,同行業的三元股份、中國飛鶴分别爲41%和26%,外資企業澳優2022年底資産負債率爲43%,均明顯低于貝因美。

投資分析人士認爲,一般來說,資産負債率越高,企業的财務風險就越大。在高資産負債率的情況下,企業需要面對更多的利息支出,這會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造成壓力。

債權人離場

1月22日晚間,“國産奶粉第一股”貝因美披露了《關于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涉訴的進展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此前曾質押所持貝因美股份的5300萬股,目前被債權人轉讓給了甯波維貝企業管理咨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甯波維貝”),轉讓價2.3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貝因美集團質押的5300萬股債權總額合計爲3.42億元,其中,标的債權本金餘額爲2.33億元,利息、違約金等金額合計爲1.09億元。

2018年12月,彼時,因貝因美集團自身生産經營需要,貝因美集團與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信托”)簽訂了《特定股票收益權轉讓與回購合同》、《股票質押合同》和《自然人保證合同》。

合同約定,貝因美集團向中航信托質押其所持有的貝因美股份4800萬股,中航信托向貝因美集團出借2.33億元,貝因美集團實際控制人謝宏及時任法定代表人袁芳爲上述事項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2022年4月,中航信托決定轉讓手中債權,并與長城國融簽訂了《債權轉讓協議書》,中航信托承諾将此前約定的擔保權利以債權轉讓形式現狀返還長城國融。

至此,長城國融成爲新的債權人和擔保權利人。

不過,因貝因美集團、謝宏、袁芳未按約定履行義務,長城國融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杭州中院于2023年1月16日立案執行,執行标的爲3.16億元及債務利息,執行費爲38.35萬元。

一個月後,杭州中院根據申請凍結了貝因美集團質押予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4800萬股無限售流通股,同時也凍結了貝因美集團質押予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高新支行的500萬股無限售流通股。

這也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2023年2月,深交所向貝因美下發關注函,要求其補充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緻行動人股份凍結、質押情況,說明是否存在強制平倉風險,同時在5月下發的2022年年度報告問詢函中再度要求說明貝因美集團所持股份質押的具體情況。

據了解,上述案件共涉及貝因美集團所持有的5300萬股貝因美股份,占貝因美總股本的4.91%。截至目前,除前述股份外,貝因美集團還持有公司股份138,418,500股,占貝因美總股本的12.82%,其中處于質押或凍結狀态的股份136,894,2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67%。

與此同時,在深交所的關注下,股份質押事件很快有了處理方案。

2023年12月7日,長城國融在京東網資産競價網絡平台發布了“貝因美集團有限公司特定股票收益權回購債權資産”(以下簡稱“競買标的物”)的競買公告,拟将其持有的對貝因美集團的3.42億元債權進行轉讓。

據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2日競價結束,上述競買标的物獲拍價爲2.33億元。且據貝因美集團收到上述交易的競買人函告,甯波維貝企業管理咨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于2024年1月18日與長城國融簽署了《債權轉讓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2.33億元的物獲拍價較3.42億元債權相差了1.09億元,也就是說,爲能及時回血,長城國融舍棄了1億元的利息和違約金。

另外,根據《債權轉讓協議》顯示,甯波維貝承諾:甯波維貝在受讓标的債券後不得将标的債權轉讓至标的債權項下的原債務人、擔保人及其關聯方。

貝因美在上述公告中表示,本案件的執行對公司生産經營不産生重大影響,不會影響公司控制權的穩定。目前公司的生産經營一切正常,各項業務仍在有序推進。

瞄準全家營養賽道

有業内人士認爲,在此前國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勵生育優惠政策的背景下,疊加國人對“龍寶寶”的偏愛,預計2024年可能會出現新出生人口數字久違的回升,也将給奶粉行業帶來新的增長機會。

安信國際在研報中表示,2023年出生人口爲902萬人,顯著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的780-820萬。安信國際認爲随着經濟的企穩修複,2023年的生育意願較之前三年有所恢複,前期推遲的生育計劃将重啓,将極大緩解奶粉行業競争壓力,甚至帶來增長。

不過,也有投資分析人士認爲,随着近年國内生育率持續承壓,嬰幼兒配方奶粉需求萎縮,嬰兒奶粉市場持續面臨挑戰。

于是,貝因美盯上全家營養賽道,并一直努力應對環境做出一系列的新改變:推出新産品、創始人親自下場科普産品賣貨等。

然而,全家營養已經成爲巨頭們的“必争之地”。譬如奶粉領域,伊利、飛鶴、佳貝艾特等均瞄準全家營養,逐步推出全生命周期産品;營養品領域,英珞維、湯臣倍健、安琪紐特等推出适合全年齡段消費人群的品類矩陣。

需求端,目前消費者更加重視嬰童的飲奶需求,而成年人的飲奶量則相對缺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指出,中國居民奶及奶制品的攝入量爲每人每天300-500g,而根據《2022中國奶商指數報告》,隻有24.2%的人每日乳制品攝入量超300g。

此外,中老年群體長期的消費習慣、營養觀念不易轉變,自身健康出現問題更加傾向于在有醫保報銷的藥店購買産品,對奶粉、營養品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因此,教育用戶成爲全家營養賽道的重中之重。

業内人士認爲,與嬰幼兒奶粉相比,成人奶粉消費者消費意識還沒形成,且主要走商超渠道,而貝因美全家營養新産品在線下渠道鋪設上同樣慢人一步。消費者有待培育,同時又面臨頭部品牌的影響力夾擊,貝因美的全家營養之路漫漫。(思維财經出品)■


責任編輯:共工社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