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常务主席单位|共工新闻社电子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与法制

    “绿”动黄河畔丨中交一航局沿黄高速“边建边防 边建边绿”筑就生态防护墙

    2025-11-07 来源:共工新闻社 阅读:

    “这高速路边的花开得真精神,俺们合个影!”2025年盛夏,兰考县的老乡们扛着农具聚在中交一航局沿黄高速边坡旁,波斯菊在风中摇曳生姿。谁曾想,这片生机盎然的"生态护甲",一年前还让建设团队面临艰难抉择。

    图像

    砂土困局,破与立的交锋。

    “94区土方填筑完就植草?苗子怕是要被上面的落土埋了!”班子会上,反对声不绝于耳。但执行经理李庆洲指着气象资料据理力争:“往年河南地区暴雨冲毁在建高速边坡的事情可是常有发生,路基质量和工程效益都将损失巨大,更何况兰考地区砂性土质的特点,遇水即溃呀。”

    项目经理关永康凝视着窗外裸露的路基沉默良久。河南尚无“边建边绿”先例,但汛期不等人——若按传统工序等填筑完成再植草,至少要经过“七下八上”两个雨季,填筑成型的路基边坡是否抗的住?在平原地区想法设法寻来的600多万土方会不会被雨水冲刷的损失惨重?时针走过午夜。最终,项目经理和党支部书记互相对视,拍板了:“党员带头啃硬骨头,边建边绿,边建边防,必须闯出来!”

    图像

    党员包保,边坡上的“绿色革命”。

    李庆洲作为首批包保党员,带着他的“护坡突击队”开始了艰难试验。调研笔记写满两大本:边坡绿化植物的选取、砂土保水性差、种子易被冲刷、交叉施工毁苗......他们先从种子选取开展,精心挑选出了适宜河南兰考当地生长的植物及营养土,并根据不同种子习性和施工的需要分别采用冷水浸种、层积催芽、升温催芽等处理大大提高了发芽率。

    根据试验段的试验数据及设计要求,项目部决定路基底层用植物纤维毯固土截流。草毯纤维网络直接固定表层土体,能够及时见效,有效抵抗降雨冲刷。表层混播植物种子:波斯菊每平米16克、高羊茅每平米6克、紫花苜蓿每平米3克……草种发芽后将形成错落有致的绿化防冲刷网络。

    但真正的考验来自交叉施工。试验段刚冒新芽,上层填筑的落土就掩埋了草毯,这也验证了大家最初的担心。“停工!”负责该段的包保党员立即亮红牌。项目部当天组织协作队伍开展碰头会进行工序协调,听取各方意见。项目部借用挡水埝概念设置“挡土埝”,有效防止绿芽被掩埋的风险。错峰施工,白天土方填筑,夜间边坡绿化、养护,洒水车24小时待命。包保党员每日观察测量土壤湿度,做到洒水车不间断进行洒水保湿,确保了草种出芽率。

    6月暴雨如注,四场强降雨接连袭击,沿黄二标的边坡却岿然不动——草毯下的根系已深扎土中,形成绵密网格。在河南交投集团组织的沿黄高速现场观摩会上,观摩团不停地前后走动着,指着边坡上一片片茂盛的草毯惊叹:“排水沟里都是清水!你们的"绿盔甲"把土全锁住了!”

    图像

    如今,“边建边防 边建边绿”经验已在河南多条高速推广。这抹沿黄高速孕育的绿色,不仅守护着路基安全,更彰显着一航人"敢为人先,永争一流"的创新精神——他们用党员冲锋的担当、科技攻坚的智慧,在中原大地上筑起一座生态防护的丰碑。(图文/武晓博)

    作者:武晓博    责任编辑:孙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Copyright 2015-202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编辑部 联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共工新闻集团 共工新闻网版权所有

    关注X(原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