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同路人
颱風“樺加沙”過後的陽江,天空像是被撕開過又勉強縫合的灰色幕布。清晨七點,中交一航局三公司陽江專案部黨支部書記曲中宇在專案部活動板房裏接到市政府緊急指令時,正望著窗外那棵被連根拔起的大樹發呆。
“金山路多條街道堵塞,需要立即排險!”掛了電話,曲中宇抓起安全帽沖了出去。二十分鐘後,三臺挖掘機和十餘名員工已在院裏集結完畢。焊工鹿鴻斌最後一個跳上車,他往工具箱裏多塞了幾副手套——經驗告訴他,這種清理作業最費手套。
金山路的慘狀比想像中更觸目驚心。碗口粗的大樹橫七豎八地倒在路上,斷裂的枝幹像猙獰的爪牙糾纏在一起。一輛白色轎車被樹枝卡在路中央,車主正焦急地打著電話。
“先保通主幹道!”市政府現場負責人指著地圖部署,“切割組處理粗壯斷樹,搬運組清理枝幹!”曲中宇點頭示意,隨即扭過頭沖著團隊喊了一嗓子:“注意安全,兄弟們。”鹿鴻斌拎著油鋸跳下車:“我帶切割組,小王你們幾個年輕人跟我來!”
油鋸的轟鳴聲撕裂了清晨的寧靜。鹿鴻斌貓著腰,小心地將一段需要兩人合抱的樹幹分段切割。木屑像金色的雨點四處飛濺,很快在他深藍色的工服上積了厚厚一層。年輕的施工員小李想替換他,他擺擺手:“這活兒要巧勁,你們先學著點。”
中午時分,後勤送來盒飯。大家或蹲或坐,在殘破的樹樁上扒拉著飯菜。曲中宇注意到鹿鴻斌摘手套時動作有些僵硬,走過去一看,他右手虎口處已經磨出了水泡。
“老鹿,下午你別上一線了。”“書記,這時候我哪坐得住?”鹿鴻斌往傷口上貼了事先揣在兜裏的創可貼,咧嘴一笑,“這沒多大點事,放心吧。”
夕陽西下時,應急照明燈亮起。就在清理工作接近尾聲時,一陣急促的刹車聲響起——一輛小轎車被殘留的樹枝擋住了去路。
“我來!”鹿鴻斌挽起袖子沖了過去。在強光照射下,他像一尊雕塑,每一刀都精准有力。當最後一段樹枝被移開,小轎車鳴笛通過時,司機探出頭來大喊:“謝謝兄弟們!”
這一刻,所有疲憊仿佛都煙消雲散。
連續奮戰三天後,30餘條街巷障礙已經全部清理完成,大家以為能稍作休整。9月30日清晨,又接到了陽江市實驗中學的求助信息。
校園裏滿目瘡痍。最讓人揪心的是,教學樓前橫著一棵直徑半米的大樹,粗壯的根系裸露在外,像垂死巨人的手掌。
“先清理倒伏樹木,再分段清運雜物!”曲中宇話音剛落,天空突然下起太陽雨。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砸下來,陽光卻依然倔強地穿透雲層。
“趁雨小,快!”鹿鴻斌招呼著年輕人。油鋸聲再次響起,這次木屑混著雨水,很快把大家都染成了泥人。正當他們切割到一半,暴雨又至。汗水混著雨水順頰而下,沒有人停下。
“一、二、三!”幾個小夥子合力抬起一段樹幹,在濕滑的地面上艱難前行。這時,幾個提前返校的老師提著礦泉水趕來。“師傅們歇會兒吧!”一位教師撐著傘,想給鹿鴻斌遮雨。“使不得!”鹿鴻斌慌忙避開,“一會就好。”
夜幕降臨時,校園主幹道終於恢復暢通。路燈亮起,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這些沾滿泥濘的身影,正默默縫合著這座城市被颱風撕裂的傷口。而在更遠的地方,還有無數這樣的身影在奔波忙碌——他們都是這座城市的縫補者,用最樸素的堅守,織就著風雨過後最溫暖的圖景。(林懷容)
作者:林懷容 责任编辑:孙慧
上一篇:工地上的別樣浪漫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