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清單織就800天安全防線
20 米高的去汙與熱檢修車間牆面腳手架上,兩名安裝人員正俯身錨固 1 米多長的保溫板。一道身影快步登上安全梯,目光緊緊鎖定作業人員腰間的安全帶,“安全帶必須系牢!登高作業時一秒都不能解開!”“任部長,系來解去太耽誤活兒了!” 工人忍不住抱怨。但任帥沒有絲毫退讓,語氣堅定“這不是麻煩,是生命線。”作為中交一航局五公司徐大堡核電專案 HSE(安全、環保、健康)部門長,任帥早已習慣用“零容忍”態度對待安全隱患,通過嚴格的清單式管理,保證安全生產。
初到中交一航局五公司徐大堡核電專案現場,安全管理是最難適應的“生態系統”,同一個作業流程,業主、監理、工程公司條文要求目標一致,但細節要求各不同。業主單位紅線標準包含10條安全紅線和11條品質紅線;工程公司另有10條核心管控要求;監理單位還有獨立的安全監理程式。這種監管分離的格局讓現場管理變得異常複雜。職業健康、應急管理、安全教育等業務各司其職,每個專業領域都有對應的管理人員。現場一個簡單的動火作業,要面對數名專業安全管理人員的檢查。
“制度多不是問題,關鍵是知道該怎麼幹。”任帥帶著團隊,把數十份不同的管理程式攤在桌上,像“解碼”一樣逐條比對、篩選、整合。最終《起重作業過程驗證表》《動火作業許可證》《焊工作業安全先決條件核查單》《高空作業塔吊安全檢查清單》等一系列 “自有清單” 應運而生, “一表通用”覆蓋風險檢查。現場人員只需按清單逐項執行,就能滿足三方管理要求。“一開始要逐條解釋,後來大家越記越熟,像肌肉記憶一樣按清單操作。”
“只有文字的清單是‘死’的,還得想辦法‘活’起來,讓人願意看。” 任帥清楚密密麻麻的文字規定容易讓人抵觸,他決定把複雜的安全規程提煉成一本巴掌大的 8 頁圖冊。這本小冊子將現場最常見的51個安全“頑疾”配上圖示和說明,將隱患按風險程度分成紅線項、重大項、重要項、普通項四個等級,每一項都加上 “診斷書”,不僅寫清 “隱患是什麼”,還明確標注 “違反了會受什麼處罰”“處罰依據是哪條規定”。“幹活前翻兩下,哪些是紅線不能碰,哪些必須做到位,心裏門兒清,這小本實在。”工人敬得柱感慨道。那些曾經反復出現的“低層次問題”——如標籤張貼不規範、作業授權不清問題發生率斷崖式下跌。
任帥沒有在“清單管理”的成功面前停下腳步。精細的清單只是工具,有韌性的安全防線要建立在更完善的體系之上。於是“五位一體”安全管理體系逐漸清晰,以一體化安全生產標準化為主要目標,將隱患排查治理、自主管理、創新管理融為一體。不同區域劃分出清晰的“責任田”,實行分區分級管控,一張無形的“安全網”覆蓋了每個角落。安全員與工人們同步上下班,全程“動態守護”。工程部巡查與安全檢查聯動,實現了從早到晚、從區域到專項的全時段、全覆蓋監管。
隱患治理的“閉環”原則要求“誰檢查,誰負責到底”。安全員馬天對此深有體會“現在發現問題只是開始,必須盯著整改落實,驗證效果,直到這個隱患再也不會出現。”
外力監督管一時,內在驅動才是長效。任帥推行自主安全理念,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改變照本宣科得培訓,變成工人們圍坐一堂的案例討論和實操演練;專案經理講安全課,在現場一起分析安全風險。推動“重獎重懲”與“班組評星定級”制度,讓安全表現“看得見”,無連續違章即獎勵,將安全內化為每個工人心中沉甸甸的責任。
如今,中交一航局五公司徐大堡專案已實現安全生產超過800天,專案榮譽牆上,也多出不少頗有分量的獎牌——“2024年度中國核電1、2號機組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達標 ”“2024年度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3、4號機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優秀單位”以及“2024年度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一期安全工作突出貢獻獎”。
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背後,是任帥從一名青澀的安全員,在龐雜的管理體系中摸索、碰撞,最終成長的見證,是一份份“安全清單”織密的管理網路,是“五位一體”協同體系築牢的安全屏障,任帥相信,真正的安全,不靠制度的數量堆出來,而是讓安全準則刻在心中。
作者:风云 责任编辑:孙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