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海口,海风裹挟着热浪吹过,市区街道上几乎不见人影。斑驳的椰子树影下,中交一航局城建公司海口教育基地项目部机电工程师付基正四处奔忙。他攥着检查表,逐一对入场电缆的数量、规格核验,又转身向工人细致交底,举手投足间,全然不见“新人”生涩,倒有几分现场管理工程师的沉稳。
这个脸上总挂着微笑的00后瘦小伙,是项目部的“团宠”,大伙亲切地叫他“阿基”。但这个去年才入职的新人,今年五月突然被委以重任——师傅和师兄被借调支援新项目,机电部的活儿一下都压到了他稚嫩的肩上。
“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机电工作不算特别多,活用咱们先前的工作经验,就当是一场‘出师考试’!”送别时,师傅语重心长地叮嘱阿基,同时按轻重缓急列出了待办事项表。看着这份异常详细的“作战地图”,阿基只觉得心里暖暖的。“线上流程问我就成,给你开开小灶,帮你‘考高分’。”项目商务经理王诗睿拍拍他的肩膀,同事们也纷纷搭话“有需要随时喊”。离别的愁绪,转眼被热闹的打气声冲散。
然而进入“实战考场”后,阿基就犯起了难。大部分工作是未接触过的新工序,此前多负责内业的他,摸不准现场作业的耗时和用工数。为了不耽误进度、不浪费成本,每次联系分包前,阿基都会揣着施工方案和图纸扎进现场。在热气蒸腾的钢铁森林里,他往往一待就是几个小时,直到把每个环节摸透,才联系敲定进场时间和工人数量。项目土建工程师陈举递水时调侃道:“给你师傅打个电话问下的事,每次还能给自己整得一身汗。”大口痛饮后,阿基嘿嘿一笑:“问师傅快,但自己走出来的路更扎实。”
技术交底也是一道坎。在经验老到的施工班组前,阿基总怕自己因表述不清而露怯,便提前把发言稿写在纸上,请项目总工罗明强把关。一开始,发言稿总被密密麻麻红圈覆盖——要么不符合现场实际,要么表述不够专业。但他没有泄气,搜现场教学视频,打电话向师傅请教,从磕磕绊绊到条理清晰,终于能流畅地用“工地语言”和班组沟通。后来,长期合作的老电工辉叔来签单,指着阿基的工位直夸:“这交底细致得,真看不出是刚毕业的小伙子!”
验收准备阶段,阿基迎来了真正的“大考”——独立配合质监站、业主做资料预检查,还要当面汇报。“以前是工人们把手上的活儿报给你,现在是要你梳理工作讲给别人听!想想以前你师傅是怎么做的。”王诗睿的话点燃了阿基的决心。“师傅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他咬着牙加班加点,按照规范手册和签章流程表上的节点,逐一核对图纸、梳理变更、检测报告和验收记录,搭建标准化技术档案库、梳理分部分项资料清单,把杂乱的数据捋成清晰可查的体系。汇报的日子到来,阿基用三维模型辅助讲解,面对专家组的“犀利提问”对答如流,赢得了大家点赞。
汇报结束没多久,师傅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听大伙说你汇报得很好,现场管理也井井有条,‘出师考试’高分通过!阿基,你现在距离成为合格的现场管理工程师又近了一步!”听着师傅的肯定,阿基忍不住咧开了嘴,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李业)
作者:李业 责任编辑:孙慧